一、大賽簡介
"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以下簡稱大賽),是響應國家關于鼓勵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加強服務外包人才培養的相關戰略舉措與號召,舉辦的每年一屆的全國性競賽。大賽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和無錫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由國家服務外包人力資源研究院、無錫市商務局、無錫市教育局、江南大學承辦。
大賽的主要目的是搭建產學結合的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能力展示平臺;促進校企交流,促進高等教育為服務經濟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宣傳服務經濟,提升社會公眾對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關注度和重視度。參賽隊伍均來自中國國內高等院校,以本科生為主,自由組隊。大賽開放方式競賽,經過報名參賽、自主選題、分散備賽和集中答辯的環節,評選出相應的優秀團隊。
大賽在選題上呼應服務外包產業,關注服務科學;在形式上,注重學生的團隊協作,在虛擬的商業環境中解決問題。賽題一方面來源于現代服務產業企業的現實需求,鼓勵學生綜合考慮業務模型、技術方案、商業運營等各種因素,提供完整方案,立足實際情況創新應用;另一方面,大賽還鼓勵參賽團隊提出有創造力的創意項目,在優秀方案的基礎上實現創業,增強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在評審環節過程與結果并重,增強能力培養導向,尤其關注團隊的綜合素質、學習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
往屆大賽吸引了超過五百所高校和數十家產業代表企業積極參與,收到了良好的產業影響和社會效果,在全國高校與企業中的影響力也不斷提升。我們將為大賽推動產業發展,加快人才培養和宣傳及服務經濟的目標不斷努力奮斗。努力將大賽逐步發展成廣受歡迎的國際性一流競賽。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無錫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國家服務外包人力資源研究院、無錫市商務局無錫市教育局、江南大學
中部區域賽承辦單位:中南大學
西部區域賽承辦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三、大賽日程
大賽報名:2019.11.15-2019.12.31
大賽初賽:2020年01月-2020年05月
作品提交:2020.04.17-2020.04.23(初賽作品提交)
初賽評審:2020.04.24-2020.05.06(初賽線上評審)
初賽決賽:2020年05月下旬(各區域賽現場決賽)
決賽名單:2020年06月中旬(公布進入決賽的晉級名單)
大賽決賽:2020年07月下旬(江蘇無錫)
四、參賽對象
全國高等學校(本科類和高職高專類院校)具有正式學籍的全日制在校學生(含2020年應屆畢業生)及畢業不超過5年(2015年后畢業)的大學生。
五、參賽報名
1、所有參賽團隊通過大賽官網進行注冊報名,相關信息填報
2、參賽隊以學校為單位,統一集中報名
3、每隊隊員數量上限5人,指導老師數量上限2人
4、禁止不同參賽團隊共用隊員,禁止跨校組隊
5、本屆大賽開放海外及港澳臺地區高校團隊報名參賽(通過官網報名)
6、參賽團隊報名資格審核通過后登錄官網選擇A/B類競賽類別(A類的參賽團隊須選擇企業賽題,B類的參賽團隊須填報參賽項目信息)
7、A類不限數量,B類(即創業實踐類)每校團隊限報2隊(建議學校內部選拔或推選,不組織內部選拔的高校,則在此校選擇B類的學生團隊賽題申報后,由組委會審核確定名額歸屬)
8、其中B類獲得校內選拔或推薦資格的參賽團隊,須在2019年12月31日前在官網的報名系統賽題申報信息中提交教務處蓋章證明文件(文件模板于大賽官網下載或官方QQ群中獲取)
9、本屆大賽設置中部區域賽和西部區域賽,中部區域包括“湖北、湖北、廣東、廣西、江西、安徽、河南、云南、貴州共九省(自治區)”,西部區域包括“陜西、西川、重慶、寧夏、青海、甘肅、新疆、西藏共八省(自治區、直轄市),這兩個區域內的高校通過區域賽晉級全國總決賽,其它省份和地區的高校則通過參加全國統一初賽晉級后參加全國總決賽
10、更加詳細的圖文引導的報名流程可參見官網附件包中的《報名流程說明》
六、大賽賽題
第十一屆大賽兩類競賽類別,分別是企業命題類(A類)和創業實踐類(B類),A類側重企業命題,通過企業發布真實項目需求,由高校提供相應解決方案的方式,來加強校企結合及提升產業對接;B類側重創業實踐,鼓勵具備成熟度的創業團隊和項目參賽,要求參賽項目已經取得一定成效。
*所有A類賽題的賽題介紹與作品要求詳見官網附件包(www.fwwb.org.cn/news/show/278)
1、企業賽題(即A類賽題)
1)賽題A01(商業類,八維通)
基于綠色出行場景個人碳排放積分系統開發與運營(詳情見官網附件包)
2)賽題A02(應用類,八維通)
基于地鐵出行場景的小游戲設計(詳情見官網附件包)
3)賽題A03(應用類,文思海輝)
工業物聯網—高性能邊緣計算輕量級容器管理引擎設計(詳情見官網附件包)
4)賽題A04(應用類,捷普)
工夾具全壽命智能管理系統(TMS)(詳情見官網附件包)
5)賽題A05(應用類,文思海輝)
基于人工智能的視覺識別技術(詳情見官網附件包)
6)賽題A06(應用類,東軟)
交通時空大數據分析挖掘系統(詳情見官網附件包)
7)賽題A07(應用類,虹軟)
酒店視覺AI解決方案(詳情見官網附件包)
8)賽題A08(應用類,今目標)
智·會學習—今目標“智慧校園”場景挖掘與實踐應用(詳情見官網附件包)
9)賽題A09(應用類,科創信息)
僵尸企業畫像及分類(詳情見官網附件包)
10)賽題A10(應用類,浪潮)
金融科技服務平臺企業數據的無監督分類系統(詳情見官網附件包)
11)賽題A11(算法模型類,浪潮)
多方數據安全計算平臺的設計與實現(詳情見官網附件包)
12)賽題A12(算法模型類,華云+中諾思)
基于算法的配送路線優化系統(詳情見官網附件包)
13)賽題A13(算法模型類,華云+中諾思)
運用文本相似度實現主觀題自動評閱(詳情見官網附件包)
14)賽題A14(算法模型類,恒生電子)
金融領域公司實體消岐系統構建(詳情見官網附件包)
2、創業實踐類(即B類賽題)
B類側重創業實踐,鼓勵具備成熟度的創業團隊和項目參賽,要求參賽項目已經取得一定成效。
七、作品提交
1、提交方式
1)初賽作品提交時間:2020年4月17日-2020年4月23日
2)初賽作品提交方式:通過大賽官網提交作品,并同時將本隊所有提交材料文檔打包壓縮為ZIP文件(A類賽題的ZIP文件命名格式“團隊編號-團隊名稱-賽題編號賽題名稱”,B類賽題的ZIP文件命名格式“團隊編號-團隊名稱-B類**項目”),發送Email到大賽官方郵箱(fwwbdszp@niso.edu.cn),并注明賽題組別、參賽院校和作品名稱
2、作品要求
1)企業命題類(A類)競賽--初賽--作品要求
A、提交材料一:概要介紹(必選)
簡要說明項目基本信息,如目標、解決思路、解決方案、亮點等,文件內容必須具備“前言、創意描述、功能簡介、特色綜述、開發工具與技術、應用對象、應用環境、結語”這些部分,文件格式要求為“Word和PDF文檔各一份,內容相同,不超過1500字,大小不超過10M,文件以A4紙張格式,版面設定為直向紙張,邊界為上2cm,下2cm,左2cm,右2cm,裝訂線1cm,字體統一用標準楷體,字號小四,單倍行距,與前后段距離0.5行”,文件命名規則為“團隊編號-團隊名稱-賽題編號賽題名稱-項目概要介紹”。
B、提交材料二:項目簡介PPT(必選)
主要是對項目的說明與講解,包括但不限于“目標與解決思路、問題分析與解決方案、技術路線及技術實現方案、業務模式、人員組織框架及可行性分析、其它”,文件格式要求“PPT文檔,可包括短視頻及語音信息,大小不超過20M,篇幅不超過20頁”,文件命名規則“團隊編號-團隊名稱-賽題編號賽題名稱-項目簡介PPT”。
C、提交材料三:項目詳細方案(必選)
主要為項目詳細解決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材料一的內容,文件格式為“Word和PDF文檔各一份,內容相同,大小不超過10M,文件以A4紙張格式,版面設定為直向紙質,邊界為上2cm,下2cm,左2cm,右2cm,裝訂線1cm,字體統一用標準楷體,字號小四,單倍行距,與前后段距離0.5行”,文件命名規則為“團隊編號-團隊名稱-賽題編號賽題名稱-項目詳細方案”。
D、提交材料四:項目演示視頻(必選)
內容為“項目演示視頻材料,詳細展示作品的技術實現方式,運行方式和完成程度等內容”,文件格式為“視頻格式限MP4,大小不超過100mb,時長不超過5分鐘”,文件命名規則為“團隊編號-團隊名稱-賽題編號賽題名稱-項目演示視頻”。
E、提交材料五:項目知識產權證明(可選)
內容為“項目相關的知識產權證明(包括但不限于:專利證書、著作權證書等)”,文件格式為“Word文檔一份,內含相關證書圖片,大小不超過2M”,文件命名規則“團隊編號-團隊名稱-賽題編號賽題名稱-項目知識產權證明”。
F、提交材料六:企業要求提交的其它材料
包括企業賽題中“提交材料”欄中所列需要提交的其它材料,文件格式按照企業賽題和項目需要自行安排格式,文件命名規則為“團隊編號-團隊名稱-賽題編號賽題名稱-材料名稱自擬”。
*再重復一遍提交方式:登錄大賽官網將所有文件上傳到大賽官網指定位置,同時以參賽團隊為單位,將以上所有提交材料打包壓縮為ZIP文件,發送到官方郵箱(fwwbdszp@niso.edu.cn),并注明賽題組別、參賽院校和作品名稱。ZIP文件命名規則“團隊編號-團隊名稱-賽題編號賽題名稱”。
2)創業實踐類(B類)競賽--初賽--作品要求
A、提交材料一:項目商業計劃書PPT(必選)
包括但不限于“項目背景介紹,公司名稱和項目簡介,核心團隊介紹,產品/服務介紹,商業模式(盈利方式),目前市場及運營情況,行業排名及主要競爭對手分析,財務現狀及預測分析,主要客戶及合作情況”,文件格式要求為“PPT文檔一份,可包括短視頻及語音信息,文件大小不超過20M”,文件命名規則為“團隊編號-團隊名稱-B類****項目商業計劃書PPT”。
B、提交材料二:商業計劃書(必選)
商業計劃書詳細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材料一的內容,文件格式要求“Word和PDF文檔各一份,內容相同,大小不超過10M,文件以A4紙張格式,版面設定為直向紙質,邊界為上2cm,下2cm,左2cm,右2cm,裝訂線1cm,字體統一用標準楷體,字號小四,單倍行距,與前后段距離0.5行”,文件命名規則“團隊編號-團隊名稱-B類****商業計劃書”。
C、提交材料三:項目演示視頻(必選)
內容為“項目演示視頻材料,詳細展示項目和團隊的基本情況”,文件格式為“視頻格式限MP4,大小不超過100MB,時長不超過5分鐘”,文件命名規則為“團隊編號-團隊名稱-B類***項目演示視頻”。
D、提交材料四:公司簡介(已成立公司的必選,總篇幅1000字內)
內容要求詳見官網通知下載包中的參賽手冊(此表此處略),文件格式為“PDF文檔一份,大小不超過5M”,文件命名規則為“團隊編號-團隊名稱-B類****公司簡介”。
E、提交材料五:項目知識產權證明(可選)
內容為“項目相關的知識產權證明(包括但不限于:專利證書、著作權證書等)”,文件格式為“Word文檔一份,內含相關證書圖片,大小不超過2M”,文件命名規則“團隊編號-團隊名稱-B類項目知識產權證明”。
*再重復一遍提交方式:登錄大賽官網將所有文件上傳到大賽官網指定位置,同時以參賽團隊為單位,將以上所有提交材料打包壓縮為ZIP文件,發送到官方郵箱(fwwbdszp@niso.edu.cn),并注明賽題組別、參賽院校和作品名稱。ZIP文件命名規則“團隊編號-團隊名稱-B類***項目”。
八、大賽賽區
本屆大賽設置中部區域賽和西部區域賽(試點)。
中部區域:湖北、湖北、廣東、廣西、江西、安徽、河南、云南、貴州共九省(自治區)
西部區域:“陜西、西川、重慶、寧夏、青海、甘肅、新疆、西藏共八省(自治區、直轄市)
*這兩個區域內的高校通過區域賽晉級全國總決賽。
九、大賽流程
1、報名及賽題申報(2019年11月15日-2019年12月31日)
1)A類(企業命題類)參賽團隊登錄大賽官網,進入報名通道;第一步提交團隊信息,添加隊員,指導老師信息;第二步選擇A類企業命題,按步驟填報及經組委會審核通過后,獲得參賽資格
2)B類(創業實踐類)參賽團隊登錄大賽官網,進入報名通道;第一步提交團隊信息、添加隊員、指導老師信息;第二步提交校內賽/推薦獲得唯二參賽資格的校方證明文件,第三步填報參賽項目信息,按步驟經審核通過后,獲得參賽資格
2、咨詢與答疑(2019年11月10日-2020年7月)
參賽團隊可通過電話、電子郵件、QQ群等方式聯系組委會咨詢相關問題,此外大賽組委會將會協同部分導師及企業家組織初賽期間的線下答疑和培訓活動,具體安排待報名工作結束后,視報名情況另行通知。
3、參賽隊員及指導老師調整(2020年4月13日-2020年4月16日)
在2020年4月13日-16日,允許參賽團隊登錄系統修改隊員和指導老師信息,名單經組委會公示后不允許再修改。
4、初賽作品提交(2020年4月17日-202年4月23日)
根據要求提交競賽初賽作品及相關材料。
5、初賽線上評審(2020年4月24日-2020年5月6日)
級組委會初篩后的作品將進入初賽線上評審(含區域賽作品)。
6、區域賽現場決賽(2020年5月下旬)
初賽線上評審后,部分團隊晉級區域賽現場決賽,進行參賽項目現場答辯與評審,具體安排屆時詳見大賽官網及各區域賽官方渠道通知。
7、全國決賽晉級名稱公布(2020年6月中旬)
在大賽官網公布初賽結果及決賽通知。
8、全國決賽及頒獎(2020年7月下旬)
入圍全國總決賽團隊在江蘇無錫參加決賽(決賽報到須知內容另行通知),進行項目演示答辯、作品展示并參加頒獎典禮。
十、大賽評審
大賽評審方案詳見官網,大賽的評審標準如下:
1、初賽評審
A、企業命題類(A類)競賽-初賽-評審標準(僅供參考)
1)評審項:項目創意(20分)
創意描述詳細、清晰;對項目創意前景判斷合理、準確;市場需求分析合理。創意獨特、新穎,創新元素多,具有技術含量,有商業價值和社會應用價值。
2)評審項:實施方案(30分)
整體目標規劃和工作進度安排合理;在各階段工作目標清晰,難點明確,重點突出,解決方案合理并能兼顧目標與資源配置;操作周期和實施計劃安排恰當。
3)技術實現與交付(30分)
技術路線清晰明確、技術工具成熟可靠;技術方案可行性高,項目完成度好;技術資源及經濟成本控制合理,與項目需求匹配恰當。項目相關的知識產權證明(包括但不限于“專利證書、著作證書等”)。
4)項目展示(20分)
提交文檔完整性、結構清晰合理、邏輯順暢、文筆精煉。
B、創業實踐類(B類)競賽-初賽-評審標準(僅供參考)
1)填寫及描述(20分)
能夠按照要求認真填寫各項材料,并能夠完整填寫;材料說明文字簡單易懂,技術介紹簡明扼要。
2)項目創新點(30分)
創意獨特、新穎,創新元素多,具有技術含量,有商業價值和市場應用價值,團隊成員具備實現技術的能力,具備專利等自主知識產權。
3)市場前景(20分)
對于產業化、市場化門檻的考慮,對用戶需求、消費習慣等的理解,項目是否有足夠大的潛在消費市場
4)商業邏輯性(30分)
對技術運用、市場應用、商業模式以及財務分析和預測等方面的推斷是否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可行性。
2、決賽評審
A、企業命題類(A類)競賽-決賽評審(僅供參考)
1)需求分析(20分)
項目成果是否符合賽題要求;對客戶、市場及行業分析是否全面、透徹。
2)創新性(20分)
是否利用互聯網技術、方法或思維,在技術、設計、商業模式或管理等方面尋找突破和創新。
3)方案與實現(40分)
工作路線是否清晰明確,方案是否具備較高可行性;實現工具是否成熟可靠,項目有無完成;工作路線與項目需求是否匹配恰當,資源及成本控制是否合理。
4)團隊及表現(20分)
能否在規定時間內高效、生動是完成項目展示;團隊是否具備項目所需的行業經驗和專業背景、技術能力。
B、創業實踐類(B類)競賽-決賽評審(僅供參考)
1)路演水平與團隊實力(20分)
是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項目展示;形式是否新穎、是否容易理解;團隊所能掌握的行業經驗和資源背景、銷售能力、團隊成員的互補性。
2)產品(服務)(20分)
是否已經推出產品小樣;是否有技術壁壘。
3)創新性(20分)
產品(服務)是否在設計、技術研發、商業模式、管理策略等方面有突破和創新。
4)商業模式與市場前景(40分)
是否已經有成功的用戶或客戶、是否已經完成了產品銷售和服務的閉環;是否具有可擴張性和較大的潛在用戶市場,并在市場中具有較好競爭力。
十一、獎項設置
1、第十一屆服創大賽兩類競賽分別設全國一二三等獎若干,總獲獎率不超過參賽團隊總數的20%
2、西部區域賽和中部區域賽將設置區域一二三等獎若干,詳情屆時請關注區域賽組委會和相關文件說明
3、對于在第十屆服創大賽獲獎的參賽團隊指導教師,根據參賽團隊成績頒發相應指導教師獎
4、對于在第十一屆服創大賽中表現優異的高校,頒發相應獎項
5、第十一屆服創大賽單設海外交流獎項
1
文本已超出限制,最大輸入200字
舉報-
-
-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