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人口健康科學數據中心
人口健康“共享杯”大學生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創新大賽是由國家人口健康科學數據中心主辦的全國范圍內的大學生競賽,旨在推進國家科技平臺資源進校園、進院所,進一步深化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工作,促進在校大學生、研究生充分利用國家科技平臺資源開展科技活動,培養學生科技創新實踐能力。
2021年6月至11月,國家人口健康科學數據中心將舉辦2021年人口健康共享杯大賽。本屆大賽圍繞學生科技創新需求,發揮人口健康平臺的資源優勢,提供各種類型的科技基礎條件資源支持,為大學生的科學數據挖掘分析、畢業論文選題、科研指導、創新創業等提供支持服務。
真誠歡迎全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讀大學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廣大教師參加大賽。現將大賽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 大賽目的
加強大學生、研究生群體對國家人口健康科學數據中心和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在校學生的科技資源利用水平;為學生提供優質科技基礎條件資源,開展科學研究和發明創造,提高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發掘具有創新實踐能力的科技優秀人才。
二、 大賽原則
大賽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大賽設立大賽組織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和大賽組委會秘書處,實行匿名評審,大賽所有工作流程、獲獎作品等均在人口健康共享杯大賽官網公示,同時邀請社會各界進行監督。
大賽堅持公益原則。參賽者不需要繳納報名費和評審費。
三、 大賽主題
共享科技資源,成就創新夢想
四、 大賽組織機構
1. 主辦單位:國家人口健康科學數據中心(詳見附件1)
2. 承辦單位: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信息中心、國家衛生健康委科學技術研究所、國家衛生健康委流動人口服務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蘭州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等
3. 支持單位:
《世界中醫藥》雜志社等
4. 參與單位:
全國綜合、理工、醫藥類院校,科研院所及醫院等相關單位(詳見附件2)
五、 參賽對象
1. 參賽機構:全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院等相關機構
2. 參賽專業: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中藥學、大氣科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社會學、心理學、運動人體科學等醫學類、理工學、管理學相關專業
3. 參賽人員:在讀大學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廣大教師
六、 參賽條件
1. 作品作者必須均為學生,可以個人或團隊形式參賽,每件作品可以邀請1-2名指導教師給予幫助指導。
2. 鼓勵跨校跨專業組建團隊,發揮團隊合作優勢。
3. 團隊參賽時,每件作品的報名人默認為組長和聯系人,團隊人數不超過5人(即組長1人+成員最多4人),均須為作品的實際成員。在計算相關獎項時,將以組長所在高校為準。
4. 所有參賽者最多可以參加2個不同題目的作品。
5. 所有作品必須使用來源明確、采集合法、產權清晰的科學數據,科學數據應在國家人口健康科學數據中心或其他公開可檢索的數據庫/數據倉儲/數據中心中注冊,并在作品中按要求進行規范引用。
6. 大賽實行實名制報名方式,參賽者均須提供當年度注冊學生證信息。
七、 大賽日程
日期 |
事項 |
2021年7月 |
1. 大賽啟動 |
2021年7月至11月 |
2. 報名參賽 3. 大賽咨詢 4. 數據申請、注冊登記 5. 宣講宣傳 6. 作品提交 |
*2021年11月30日 |
7. 截止提交作品 |
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 |
8. 作品查重、數據資源審核 9. 初評、復評 10. 結果公示 11. 獎勵發放 |
八、 大賽獎項設置
1. 特等獎, 1名,頒發榮譽證書并給予相應獎勵
2. 一等獎, 5名,頒發榮譽證書并給予相應獎勵
3. 二等獎,10名,頒發榮譽證書并給予相應獎勵
4. 三等獎,20名,頒發榮譽證書并給予相應獎勵
5. 優秀獎,若干名,頒發榮譽證書
6. 優秀指導教師獎,3名,頒發榮譽證書并給予相應獎勵
7. 優秀組織獎(單位),若干名,頒發榮譽證書
8. 突出貢獻獎(個人),若干名,頒發榮譽證書
九、 專項獎項設置
為了滿足更多專業領域的師生需求,大賽設置了專項獎,進行獨立的評審和獎勵,有機會同時獲得多份獎勵。
(一) 中醫藥專項獎
1. 中醫藥專項獎由《世界中醫藥》雜志社支持設立,凡以指定題目或自擬題目制作的中醫藥方面內容的論文作品均可參加。
2. 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0名、優秀獎6名,頒發榮譽證書。
3. 經《世界中醫藥》雜志社篩選,優質獲獎論文作品優先在《世界中醫藥雜志》英文刊發表,并免除版面費;其他獲獎作品可申請通過《世界中醫藥雜志》中文刊綠色通道發表,版面費享受相關優惠政策。
4. 已在《世界中醫藥雜志》英文刊上出版的作品,同時可在《世界中醫藥雜志》加拿大版、泰國版、墨西哥版轉載刊發。
5. 在《世界中醫藥雜志》中、英文刊發表的獲獎作品,由《世界中醫藥》雜志社發放期刊發表證書。
(二) 藥學專項獎
1. 藥學專項獎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信息中心支持設立,凡以指定題目或自擬題目制作的藥學方面內容的論文作品均可參加。
2. 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頒發榮譽證書并給予相應獎勵。
3. 獲獎作品將推薦至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主辦期刊《中國醫藥導刊》、《中國藥物評價》上優先刊發,免費發表。
十、 作品推薦
在人口健康共享杯大賽所提交的作品將推薦參加由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主辦的第九屆“共享杯”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創新大賽人口健康專項賽,有機會獲得更多獎勵。
一等獎1名(擬)、二等獎2名(擬)、三等獎3名(擬)、優秀獎50名(擬),頒發榮譽證書并給予相應獎勵。
十一、 題目類型
1. 指定題目(具體題目請見附件3,要求及數據資源登錄官網下載查看)
2. 自擬題目:參賽者可根據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中藥學、大氣科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社會學、心理學、運動人體科學等醫學類、理工學、管理學相關專業和興趣特長自擬題目,形成論文報告、創意設計、應用軟件和智能硬件類作品。
十二、 作品形式
(一) 論文報告類
該類作品包括學術論文和研究報告。
作品要求研究主題明確、選題新穎;結構嚴謹、邏輯規范;觀點鮮明、論述充分;研究深入、參考資料充分,具有較強創新及研究價值。
評審標準:規范性、科學性、創新性。
參考大賽論文模版撰寫,字數要求3000-12000字,提交格式為doc。
(二) 創意設計類
該類作品包括平面設計、交互設計和視頻動畫。
作品要求設計主題明確、思路清晰;立意新穎、構思獨特;設計巧妙、協調美觀;技術應用合理、表現力強,具有較強創新及應用價值。
評審標準:內容和結構、創意、藝術效果、應用
1. 平面設計
圍繞科學傳播和科技創新等主題內容開展平面設計,作品表現手法和表現形式不限。
參賽作品需提交:
(1) 作品說明文檔(不少于1000字,含作品介紹、設計創意說明等)
(2) 系列高精度彩色效果圖(不少于3張,包括設計原圖,格式為PSD、JPG,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2. 交互設計
圍繞科學傳播和科技創新等主題內容開展交互設計,作品表現手法和表現形式不限,可以采用多維動態海報、網頁UI設計、APP設計、交互實驗設計等表現形式。
參賽作品需提交:
(1) 作品說明文檔(不少于1000字,含作品介紹、設計創意說明等)
(2) 系列設計效果圖(產品原型圖、軟件運行文件、html源碼等)
(3) 作品短視頻介紹(時長3分鐘左右、視頻文件大小不超過50M、格式為mp4)
3. 視頻動畫
圍繞科學傳播和科技創新等主題內容開展視頻動畫制作,作品表現形式可以為科普動畫、專題片、紀錄短片等,兼具科學性、藝術性及趣味性。
參賽作品需提交:
(1) 作品說明文檔(不少于1000字,含作品介紹、設計創意說明等)
(2) 視頻動畫作品(時長3至5分鐘,分辨率1920*1080,視頻畫幅為16:9,視頻格式為mp4)
(三) 應用軟件類
圍繞科學傳播和科技創新等主題內容開展應用軟件設計開發,具體作品表現手法和表現形式不限。
作品要求主題明確、選題新穎、功能及性能指標明確、交互設計良好、軟件界面美觀、技術運用合理,具有較強創新及應用價值。
評審標準:功能、創意、界面、文檔
參賽作品需提交:
(1) 作品說明文檔(不少于1000字,含作品介紹、軟件創意、功能說明等)
(2) 作品短視頻介紹(時長3分鐘左右、視頻文件大小不超過50M、格式為mp4)
(3) 軟件安裝包(含源碼,可安裝文件包,如需部署環境配置請提交部署說明文檔,盡量提交可免費試用的參賽作品軟件安裝包)
(四) 智能硬件類
圍繞科學傳播和科技創新等主題內容開展智能硬件設計制作,具體作品表現手法和表現形式不限。
作品要求主題明確、選題新穎、功能及性能指標明確、技術特征明顯、有成型的硬件樣品(產品)、提供較好用戶體驗、智能場景實現良好,具有較強創新及應用價值。
評審標準:體驗度、創意、功能、應用
參賽作品需提交:
(1) 作品說明文檔(不少于1000字,含作品介紹、功能特色、技術手段等)
(2) 智能硬件測試報告(不少于1000字,含測試手段、測試設備、測試數據、結果分析等)
(3) 作品短視頻介紹(時長3分鐘左右、視頻文件大小不超過50M、格式為mp4)
十三、 大賽報名和作品提交
(一) 注冊報名
大賽采用統一網絡方式進行報名,可登錄大賽官網、微信公眾號、掃描或識別二維碼進行報名。
(二) 作品提交
1. 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21年11月30日
2. 論文報告類作品:通過系統在線提交完整論文(匿名、word版)
3. 創意設計、應用軟件、智能硬件類作品:參考大賽論文模版撰寫作品說明文檔,并通過系統在線提交(word版)。具體作品文件,壓縮打包,和郵件主題命名為“報名號+作者+題目”發送至大賽郵箱。
4. 請參賽者(個人或團隊)在官網下載《大賽聲明》(詳見附件4),打印后在作品名稱、作者、指導老師姓名處手寫簽字,掃描或拍照命名為“報名號+作者+題目”發送至大賽郵箱。
(三) 獲取大賽“幫助文檔”
關注大賽公眾微信號后,點擊下方菜單“大賽詳情”——“幫助文檔”,按提示操作即可獲取大賽論文參考模版、歷屆大賽成果集、如何提交報名信息、如何提交參賽作品、如何獲取數據資源、如何登記數據資源等幫助文檔。
十四、 大賽數據資源的使用
1. 每件參賽作品(所有題目類型和作品形式)均應使用在國家人口健康科學數據中心或其他公開可檢索的數據庫、數據倉儲、數據中心中注冊的數據,并在正文中按照有關要求進行規范引用和致謝。
2. 大賽將無償提供“共享杯版”數據供參賽者使用。參賽者需先完成大賽報名注冊,然后在數據中心官網(http://www.ncmi.cn/)注冊完善信息,提交數據申請時應注明“參加共享杯大賽”及大賽報名號,由數據中心審核后獲取數據資源使用權限。原則上,每個參賽者(個人或團隊)可申請不超過3個數據集的下載使用權限;超過3個,將提供遠程訪問使用權限。
3. 參賽者使用自行采集、生產的數據資源時,應確保數據采集合規合法,符合國家倫理、人類遺傳資源管理和生物安全等法律法規要求。在數據中心進行注冊數據資源時,應提交實體數據文件;若涉及上述法律法規要求,則需要一并提交相關證明文件。數據資源審核通過后,方可參賽。
4. 對于未按要求使用或引用數據資源的作品,將無法通過數據資源審核環節。
十五、 大賽宣傳
1. 大賽組委會將組織開展高校宣講宣傳活動,積極宣傳國家人口健康科學數據中心數據資源,引導和激勵更多高校師生參賽。
2. 大賽鼓勵各高校有關部門組織進行大賽宣講宣傳活動。通過現場宣講、網絡視頻等形式,進行廣泛動員。運用各類新媒體手段,全方位、多層次做好大賽宣傳工作,廣泛宣傳大賽中的典型事跡和人物,發布獲獎者專訪等。
3. 大賽鼓勵各高校、科研院所、醫院的教師參與指導大賽作品,以充分發揮導師力量,發揮教研室團隊作用,促進科學數據資源進校園、進課堂,進一步培養學生科學數據資源的使用,以及科技創新實踐能力。
4. 大賽鼓勵以中醫藥醫院作為試點,充分發揮科研骨干的帶頭作用,積極指導在院研究生參賽,提高科研意識、創新思維模式和科研路徑方法,將臨床與科研工作緊密聯系,形成科研創新來源臨床實踐,臨床實踐推動科研發展的良好循環。加強培養一手抓臨床、一手抓科研,二者兼備的優秀人才。
5. 為了擴大更多專業領域的師生需求,大賽鼓勵與有關企事業單位開展合作,作為大賽支持單位單獨設置專項獎。鼓勵與有關雜志社開展合作,共同促進大賽成果落地轉化,為優秀獲獎論文提供綠色發表通道。
6. 鼓勵各高校加強對于大賽的認定工作。對于獲獎者,鼓勵學校按照相關管理辦法,再進行校級的獎勵和表彰。鼓勵對獲獎學生在考研、評優等方面給予加分。對獲獎教師、優秀組織團隊,在工作考核、職稱評審、評優評先等方面給予認定。有條件的高校可對重點項目在經費和指導力量上給予支持。
7. 所涉及的有關部門包括各高校團委、科研處、研究生院、創新創業中心、圖書館、相關院系(醫學院、藥學院、生命學院、公衛學院、管理學院、計算機學院、大氣科學學院、數理學院等)及其他有關部門。
十六、 大賽聲明
1. 參賽作品須真實、健康、合法,無任何不良信息,立意應弘揚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 所有參賽者必須是參賽作品的合法擁有者,具有自主版權,參賽作品不得涉及國家秘密,不得侵犯他人或組織的知識產權,嚴禁抄襲。如有發現,立即取消參賽資格并且三年內不得參賽,并自負一切法律責任。
3. 作品需在競賽期間完成,不得以其他時期作品和已經獲得其他大賽獎項、商業化或獲得投資的項目作品參賽。
4. 大賽主辦單位無償為參賽者提供所需資源。涉密資源,不在大賽所提供的資源范圍內。
5. 參賽作品的知識產權歸參賽者所有。大賽組委會和各題目提供單位享有參賽作品和成果的非商業使用權,有保存、展示和出版相關作品的權利。
6. 大賽支持單位參與作品評審工作,作品商業使用由支持單位與作者另行協商。
1
文本已超出限制,最大輸入200字
舉報-
-
-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