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交通•未來”大學生科創作品大賽
報名截止時間: 2020年11月15日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科教興國的戰略決策,培養大學生的科技創新及實踐能力,加強各高校學生之間科技文化交流,助推智能交通領域創新發展。茲定于2020年9月至12月舉辦第三屆“交通•未來”大學生科創作品大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主題
交通•未來(Traffic • Future)
二.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 :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主辦單位 : 上海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秘書處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三.參賽說明
1. 參賽對象:
全國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020年6月30日前注冊在校,學術論文類僅限本科生參加)。
2. 參賽形式:
以團隊或個人形式參賽,每個團隊(每人)限報1件作品。每個團隊人數不超過5人,指導教師不超過2人,可跨學科跨校組隊,以隊長所在單位為參賽單位。
3. 報名方法:
各參賽團隊、個人于2020年11月15日前登錄大賽官方網站https://jtwl.sjtu.edu.cn,注冊并上傳參賽作品(建議使用Chrome、Firefox、Safari瀏覽器)。
四.比賽賽制
本屆大賽設置東、西、南、北四個分賽區,由各承辦單位組織本賽區的作品征集,各承辦單位和全國組織委員會共同組織初賽評審,并按照一定比例推薦優秀作品進入決賽。決賽由全國組織委員會統一組織。
賽區設置如下:
五.大賽日程安排
1.賽事通知發布
時間:2020年9月
內容:大賽官網公布第三屆“交通•未來”大學生科創作品大賽通知。
2.大賽報名及作品提交
時間:2020年11月15日截止
內容:各承辦單位組織本賽區高校開展作品征集,完成作品的網上提交。
3.大賽初賽
時間:2020年11月-12月(暫定)
內容:各承辦單位和全國組織委員會共同組織初賽網絡評審,并按照一定比例推薦優秀作品進入決賽,組委會確定決賽形式并發布通知,公布決賽具體時間和安排。
4.大賽決賽
時間:2020年12月(暫定)
內容: 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決賽,評出獲獎作品并頒獎。最終比賽時間及組織方式將根據新冠疫情防控形勢確定。
六.獎項設置
決賽評獎按四大類分別進行評比,設置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組織及優秀指導教師獎等。
以上未盡事宜,解釋權及修改權歸大賽組委會。
第三屆“交通•未來”大學生科創作品大賽全國組織委員會
2020年9月1日
附件1
第三屆“交通•未來”大學生科創作品大賽
全國組織委員會名單
主 任:
徐 飛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創新創業教育分會理事長
副主任:
吳英策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事業發展部主任
王偉明 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
宮 輝 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
沈火明 西南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
許安國 北京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
秘書長:
錢文韜 上海交通大學團委書記
蘇 翔 西安交通大學團委書記
羅妍妍 西南交通大學團委書記
秦思陽 北京交通大學團委書記
附件2
參賽作品類別及要求
本次大賽共設置四大類方向——未來交通設計、未來智能交通、未來交通能源和未來交通治理,作品形式及要求如下:
A.未來交通設計
1、 作品形式:平面設計類或視頻類作品。針對火車、汽車、輪船、飛機、航天器等交通工具外觀、內飾以及站場、港口、橋梁等交通相關設施提出創新設計方案,或通過宣傳海報、H5、動畫(動漫)、微電影、短視頻等形式,圍繞“交通•未來”主題進行創作。
2、 作品要求:
(1)平面設計類作品,A3大小以內,存儲格式為JPG,分辨率不低于300dpi,橫豎構圖均可,并輔以文字說明設計思路和過程。
(2)視頻類作品,作品存儲格式為MOV或AVI或MP4,分辨率不低于720×576 dpi(4:3)或1024×576dpi(16:9),動畫(動漫)、短視頻時長控制在5分鐘以內,微電影時長控制在15分鐘以內。
B.未來智能交通
1、 作品形式:科技發明制作及學術論文,論文需未公開發表,篇幅以5000字左右為宜,需提交論文和摘要兩份文檔。
2、 作品要求:圍繞智能化、綠色化、立體化、無縫化等未來交通發展方向,結合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在交通工具、交通設施、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應用,開發新技術、新方法。按要求填寫作品申報書,并上傳相關材料。
C.未來交通能源
1、 作品形式:科技發明制作及學術論文,論文需未公開發表,篇幅以5000字左右為宜,需提交論文和摘要兩份文檔。
2、 作品要求:圍繞國家能源戰略,瞄準未來交通發展方向,開發傳統能源領域生產加工等方面的新技術、新發明、新產品;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新材料、新應用、新方法;能源產業與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業態。按要求填寫作品申報書,并上傳相關材料。
D.未來交通治理
1、 作品形式:調查報告,篇幅8000-10000字為宜。
2、 作品要求:圍繞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這一目標,針對未來的城市交通治理、城市群交通一體化、交通基礎設施全生命周期管理、交通領域法制建設、交通運輸經濟趨勢等方向開展調研,并提出合理化建議及新方向、新思路。按要求填寫作品申報書,并上傳相關材料
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聯網,信息版權及活動解釋權歸主辦單位所有,賽查查僅作媒體支持。
1
文本已超出限制,最大輸入200字
舉報-
-
-
-
其他